豌豆BI和亿信BI有什么区别呢?

12408
13

从小就拉风 初学数据Lv2

发表于2018-4-18 16:19

悬赏1

已解决

楼主
这两个产品啥区别啊

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

esen_4UHKKQYUU425

chestnut

esen_4N4M1YQ35KP5

enoury

龙龙先生

xiaoqiang

mn77bv77

esen_3U14T10DN9

sherryxu

陈先森9336

最佳答案
回复这个问题之前,扯点闲篇:
大家都知道相机不管使用了什么技术,大概有以下几种形态:单反相机、傻瓜相机(自动相机、卡片机)、手机的拍照功能。
其中:单反相机两类群体,一类是希望通过单反相机照出来的相片去商业化的专业人士,一类是摄影发烧友。这个群体主要追求拍摄照片的各种技术,以及照片的高质量。
          自动相机主要是大众使用,在智能手机拍照功能满足日常需要前,自动相机普及率很高,基本上一般的家庭至少一台。
         手机拍照功能主要也是大众使用,可以随时、随地、随心所欲地拍照。拍出来的照片以自己欣赏、使用和共享为主,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知识,就可以很好地使用。随着手机拍照功能的逐步强大,基本上淘汰了自动相机系列产品。
写到这里,想起了家里尘封了N年的相机和录像机。也想了想,我的手机拍照功能基本满足日常所需,日常常用的功能:就是按那个拍照的按钮、还有前后2个镜头的切换、还有全幅、当然还有美颜。

闲篇扯完,回到主题:
亿信BI属于传统BI,定位于给技术人员使用,通过技术人员开发实施各种报表和分析查询表,部署成系统,给业务人员使用。相当于相机中的单反相机,希望使用的是开发设计的强大功能,满足各种复杂业务需求的灵活性和扩展性。
豌豆BI属于敏捷BI,定位给业务人员使用,业务人员可以自己基于已有的数据很快做出各种分析报表。相当于相机中的自动相机或者手机拍照功能,希望使用的是工具的易用性和随时可得的特性。
目前,世面上有敏捷BI比较好的产品,如tableau;也有传统BI的三甲;还有一些号称既能满足传统BI的需求也能满足敏捷BI的需求的二合一的国产化产品。
回忆当初亿信在做敏捷BI产品规划时,曾经纠结过,到底是在亿信BI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功能,还是单独一条新的产品线。最终因为两者的使用对象完全不同,所以下定决心另起了一条产品线。希望豌豆BI朝着手机拍照功能定位前行,为大众提供数据可视化的敏捷工具,更多的体现产品的易用性和随时可得。

说到这里,分享两个观点:
观点1:相机厂商推出的微单,我理解微单的意思是想引导以前使用卡片机的大众回来;如果定位为去争夺单反相机的市场,那对厂家来说没有什么意义。所以我对微单的定位和市场特别不看好,虽然微单既想有单反的功能又有卡片机的特性。除非有一天,微单的功能嵌入到手机中,还不影响手机的重量、大小和耗电。以此,建议大家在选择BI工具时一定要分析清楚所选择工具的使用场景,并且一定要选择对应场景主打的产品。
观点2:在国内,企业中要想敏捷BI要想用得更好,一定要先经历过传统BI工程的锤炼,原因有二:一是传统BI上线后可以解放大部分业务用户的生产力,二是传统BI上线后,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数据质量。虽然目前国内较多新起的产品厂商,在大力推敏捷BI,并且还以敏捷BI在国外如何超过了传统BI为由,其不知国外传统BI经历了多长时间,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能力还是所分析的数据的数据质量,都比国内大部分企业和单位要好。


13个回答

只看楼主

暮然回首脖子疼 初学数据Lv2

发表于2018-4-18 16:20

只看该作者

取消 关注该作者的回复

沙发

豌豆BI以自己DIY为主,即时响应需求变化,可以分享给其他人查看;不依赖于数仓,可自行上传数据图表设计面向业务人员进行;
亿信BI表样固定,适合定期出数的应用场景,一个人制作多人查看,面向的是实施人员。

狗子还好吗 初学数据Lv2

发表于2018-5-9 16:02

只看该作者

取消 关注该作者的回复

板凳

豌豆BI是属于敏捷BI工具,主要的应用方式就是拖拉拽,特别适合业务人员使用呗。我自己用起来,就觉得还蛮简单的,拖拖拽拽就自动生成图形了。

亿信BI,还没有深入用过,感觉功能比较强大吧,看了下demo感觉支持的报表样式比较复杂多样化,但是对于我来说,就觉得有点难理解和应用了,看来得多学习啊

laozhu 数据小白Lv1

发表于2018-4-18 16:19

只看该作者

取消 关注该作者的回复

地板

回复这个问题之前,扯点闲篇:
大家都知道相机不管使用了什么技术,大概有以下几种形态:单反相机、傻瓜相机(自动相机、卡片机)、手机的拍照功能。
其中:单反相机两类群体,一类是希望通过单反相机照出来的相片去商业化的专业人士,一类是摄影发烧友。这个群体主要追求拍摄照片的各种技术,以及照片的高质量。
          自动相机主要是大众使用,在智能手机拍照功能满足日常需要前,自动相机普及率很高,基本上一般的家庭至少一台。
         手机拍照功能主要也是大众使用,可以随时、随地、随心所欲地拍照。拍出来的照片以自己欣赏、使用和共享为主,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知识,就可以很好地使用。随着手机拍照功能的逐步强大,基本上淘汰了自动相机系列产品。
写到这里,想起了家里尘封了N年的相机和录像机。也想了想,我的手机拍照功能基本满足日常所需,日常常用的功能:就是按那个拍照的按钮、还有前后2个镜头的切换、还有全幅、当然还有美颜。

闲篇扯完,回到主题:
亿信BI属于传统BI,定位于给技术人员使用,通过技术人员开发实施各种报表和分析查询表,部署成系统,给业务人员使用。相当于相机中的单反相机,希望使用的是开发设计的强大功能,满足各种复杂业务需求的灵活性和扩展性。
豌豆BI属于敏捷BI,定位给业务人员使用,业务人员可以自己基于已有的数据很快做出各种分析报表。相当于相机中的自动相机或者手机拍照功能,希望使用的是工具的易用性和随时可得的特性。
目前,世面上有敏捷BI比较好的产品,如tableau;也有传统BI的三甲;还有一些号称既能满足传统BI的需求也能满足敏捷BI的需求的二合一的国产化产品。
回忆当初亿信在做敏捷BI产品规划时,曾经纠结过,到底是在亿信BI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功能,还是单独一条新的产品线。最终因为两者的使用对象完全不同,所以下定决心另起了一条产品线。希望豌豆BI朝着手机拍照功能定位前行,为大众提供数据可视化的敏捷工具,更多的体现产品的易用性和随时可得。

说到这里,分享两个观点:
观点1:相机厂商推出的微单,我理解微单的意思是想引导以前使用卡片机的大众回来;如果定位为去争夺单反相机的市场,那对厂家来说没有什么意义。所以我对微单的定位和市场特别不看好,虽然微单既想有单反的功能又有卡片机的特性。除非有一天,微单的功能嵌入到手机中,还不影响手机的重量、大小和耗电。以此,建议大家在选择BI工具时一定要分析清楚所选择工具的使用场景,并且一定要选择对应场景主打的产品。
观点2:在国内,企业中要想敏捷BI要想用得更好,一定要先经历过传统BI工程的锤炼,原因有二:一是传统BI上线后可以解放大部分业务用户的生产力,二是传统BI上线后,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数据质量。虽然目前国内较多新起的产品厂商,在大力推敏捷BI,并且还以敏捷BI在国外如何超过了传统BI为由,其不知国外传统BI经历了多长时间,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能力还是所分析的数据的数据质量,都比国内大部分企业和单位要好。


瑞艾 数据达人Lv4

发表于2018-5-17 16:53

只看该作者

取消 关注该作者的回复

5#

用过豌豆BI,直接拖拽式操作然后智能分析,简单好用,打个call

amanda 数据小白Lv1

发表于2018-6-8 21:24

只看该作者

取消 关注该作者的回复

6#

看来纯敏捷BI的应用场景还是不成熟

氧气男神 初学数据Lv2

发表于2018-6-11 09:41

只看该作者

取消 关注该作者的回复

7#

laozhu 发表于 2018-5-16 14:28
回复这个问题之前,扯点闲篇:
大家都知道相机不管使用了什么技术,大概有以下几种形态:单反相机、傻瓜相 ...

大神很专业呀,学习了!

小亿 管理员

发表于2018-6-13 14:24

只看该作者

取消 关注该作者的回复

8#

amanda 发表于 2018-6-8 21:24
看来纯敏捷BI的应用场景还是不成熟

目前好像是技术人员用得多
但个人感觉未来还是应该让业务人员自己做分析 更利于对业务的拓展

lium 小试身手Lv3

发表于2018-9-27 17:59

只看该作者

取消 关注该作者的回复

9#

laozhu 发表于 2018-4-18 16:19
回复这个问题之前,扯点闲篇:
大家都知道相机不管使用了什么技术,大概有以下几种形态:单反相机、傻瓜相 ...

学习了 厉害

缱绻 数据领袖Lv6

发表于2018-9-27 18:28

只看该作者

取消 关注该作者的回复

10#

666~~~~

冷色系 小试身手Lv3

发表于2018-11-30 09:33

只看该作者

取消 关注该作者的回复

11#

用过亿信BI,功能很强大,操作也很简单

上一页12下一页共2页

登录后可回答问题,请登录注册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
小时

全天响应

分钟

快速处理问题

工程师强势助力

明星产品
解决方案
联系合作

渠道咨询电话:137-0120-6790

技术支持QQ:400-0011-866(工作日9:00-18:00)

产品建议邮箱yixin@esensoft.com

关注我们

扫TA学习更多干货

一对一专家交流

版权所有© 2006-2024 北京亿信华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0701732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6281号